电气自动化专业省级教学团队自2010年12月立项建设以来,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校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团队全体成员和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有效地推动了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明确目标,加强监控
本项目2010年12月批准立项建设,项目负责人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召开了项目启动会,经过认真研讨和论证,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协作精神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人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探索适合我校工科电类教学实际的新路子。
校领导对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的申报和立项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在制度上、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规范和指导教学团队建设,明确了建设目标、实施办法,并提供了配套经费,为团队建设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保障,极大的鼓舞了团队成员积极进取的信心。系领导及校质量工程办公室审定了项目组制定的建设任务书,监控项目建设过程,定期检查项目建设效果,指导项目组有计划的开展建设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专项资金使用规定,做到预算执行、专款专用,并实施监控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
2. 查阅资料,走访调研
收集资料,系统整理并研究国内外与本课题相近课题开展情况,带领项目组成员去其他兄弟院校参观和学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等多家高职院校相
3. 结合现状,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近两年来,团队成员紧紧围绕目标开展项目建设,结合社会需求及毕业生的调研情况重新制定并完善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工学结合课程,其中实训内容更加突出专业核心职业技能、职业态度的训练,将相关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融入到了实训项目中;创立了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理念,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实岗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坚持高职三年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不间断,努力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电类基础及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4. 以教研促教改,注重课程体系建设
团队教师紧紧围绕专业特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并把改革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选用适合本校实际和反映教学改革要求的高质量教材,并在管理和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教学资源,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供物质保障;探索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动考试评价机制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积极申报学校、市厅级和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建设推动团队建设。2011年至今,团队成员成功申报校级科研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3项、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个,获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编著出版教材1部,校本教材2部,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团队以工作技能为培养目标,吸收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作整体优化。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或专业比赛,在参赛中提升他们的技能和增强应变能力。如《电子技术》课程在职业技能考证及电子设计大赛基础上采用“三段递进式”的课程改革探索。2011年9月,团队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成员指导12名同学在校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代表我校首次参加了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荣获安徽赛区一、二等奖各一名。2012年4月,又有三支代表队荣获安徽省高职组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并荣获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三等奖一名。
5.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教师培训是自动化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制订了周密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对团队教师的培训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团队依托教研室,定期召开主题教研活动,组织讨论教学改革,对年轻教师开展一帮一的“青年教师指导”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活动,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考研、国内培训研讨、进修等方式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团队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优化教师结构,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探寻运作良好的团队构成及管理机制。团队现有核心成员9人,其他成员12人,近两年有2人成功晋升副教授职称,并不断吸收优秀中青年教师、聘请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加入团队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或专业实训教学,促进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团队非常注重传、帮、带,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丰富实践教学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学校积极修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聘任与管理办法》,《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鼓励办法》等;鼓励教师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建立起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激励机制。目前自动化专业
6.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系部在与10家企业已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中国移动淮南分公司、合肥安徽尊贵电器有限公司、海信(南京)电器有限公司三个校外实习基地,承担学生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校企共建的“基地+电器企业+师生员工”的建设模式。为落实“引企入教”的战略决策,在把合作企业建成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也探讨实施了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资源,进行“企中校、校中企”的创新实践。我们还结合淮南市常力达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客户要求完成相应电器开关柜、低压配电柜等的制作。近日,淮南长安机电有限公司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照明灯线路板焊接车间及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照明灯封装和检测室已签约入住电气工程基础实习实训中心,校企将互为依托,开展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全方位合作。
通过推进校企合作争取企业参与,可从中获得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并摸清相关专业的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以有利于“工学交替型”、“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于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内涵、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等具有重大积极影响。团队带头人非常重视与企业沟通合作,尽其所能为团队教师深入企业及学习锻炼提供支持,并在2011年与淮南长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一块将我校电气工程基础实习实训中心成功申报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充分体现了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的魅力。在完善加强中心基础和内涵建设的同时,为扩大中心的辐射作用和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今年4月又申报了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团队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提出明确要求,狠抓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学进行定期考核和检查,并针对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和教务处反馈的意见,积极认真地改进课堂教学。对于校系下达的其他教学任务,如电子设计大赛辅导、中级电工证的培训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2011年09级自动化班同学的中级电工证通过率为100%。
附:省级教学团队项目进展报告及支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