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
研究方法:本课题通过学习文件,采用调查法、分析法、文献检索、座谈会、外出调研等形式,学习探讨国内外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管理中,根据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采取创新路径:试点——模式创新——逐步推进——制度出台,进一步修订或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有效的阶段性成果运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后,再推广总结。
研究结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完善了我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我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及教学成果的推广,证明完善的、科学的、适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研究成果:构建了淮南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了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发表课题研究论文10篇。
自2007年起,项目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研立项,启动(2007.1---2007.2)
第二阶段:项目研究(2007.3—2009.3)
第三阶段:推广成果(2008-2010.6)
淮南联合大学于2007年致力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与实践,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果:
(一)完成实践教学制度需求分析的调研报告,报告分析得出结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力度尚待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处在探索之中。
(二)深入了解本校的教学管理特点和有益经验,认真学习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精神,经过分析和研究,制定了项目建设方案。
(三)完善了淮南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管理中,根据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采取创新路径:试点——模式创新——逐步推进——制度出台,进一步修订或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了《淮南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一书,共计有34个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涵盖了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机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日常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依照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三个能力培养层次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
(四)完成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并顺利结项。
(五)发表研究论文10篇:
在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课题组负责人和其他成员共计发表研究论文十篇,具体如下:
(1)朱小萍. 关于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中国科技博览》.2009.32期
(2)朱小萍. 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的途径.
《职教论坛》.2010.16.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朱小萍. 高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
《经济师》2010.6.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4)朱小萍.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期
(5)朱小萍. 对高职《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探讨.
《职教论坛》.2010.1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王晓勇、朱小萍. 高校计算机机房教学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7)许克维、朱小萍. 探索高职高专学生工程实训的新模式.
《科技信息》2010.3
(8)袁田利.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
《经济师》.2009.3.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9)张千里. 校内实践教学管理与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探析.
《中国电力教育》.2010.4
(10)王建. 机房管理与维护.
《才智》.2009.4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与之发展相适用的教学管理机制,目前阻碍我国高职实践教学管理的瓶颈问题是:缺失系统化、科学化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一)本成果创新点是针对实践教学管理的状况给出以下对策:
1、完善了实践教学三个重要环节的制度建设;
2、解决了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难题;
3、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实践性。
(二)本成果创新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是:
1、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高职教育新的发展形势,高职教育专家、行政领导、校长和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从而保持教育管理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性。树立管理现代化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观念,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2、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教学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工作十分繁琐,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根据实践教学基本环节,建设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其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等,并在管理文件的宣传、讨论、运行和反馈中不断收集意见,积极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以促进实践教学管理的不断深入,各个环节能落实到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要兼顾:(1)实践教学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弹性管理模式;(2)要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我校在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实训(验)室工作规程》、《学生实训(验)守则》、《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需要构建一个相对理论教学独立的一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这既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管理的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的基本思路是:(1)围绕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结合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和技能鉴定标准确定各专业实践技能构成及要求,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将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在教学计划中;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2)根据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要求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3)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规范严格执行,并在执行反馈中不断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明确构建思路的前提下,应重点规划设计实验、实训、实习及综合实践活动四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其中,实验环节是基础,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能有力地促进其他实践环节的提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能力,应精简传统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围绕专业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训和各类实习是重点,根据专业技能规范要求出发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的各项技能达到专业培养计划规定,在设计时应注意时间保障和现实的可操作性;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一大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实践活动直接反映一个学校实验、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的水平,及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四大实践教学环节中涉及的考核要兼顾考核制度、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等要素。总之,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各实践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的提高,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 加强实践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在做好制度建设和协调组织的同时,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首先,加强对日常实践教学的检查,形成阶段性的期初、期中、期末的检查制度,发现并解决问题。考虑到实践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时效性,教务处应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日常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规程,严格规定实践教学工作各大块面的内容要求和时限,如实践教学可分为实验教学、实习和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规定相关主要工作环节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5、采用现代化的实践教学管理手段
在高校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设备,以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微机化。在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有以下功能:实践教学基础数据收集与统计、实践教师管理、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大纲、实践项目和任务、毕业论文数据等方面。总之,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较传统管理方法相比,做到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自动化、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实时分析与评估教学状况,既准确又快捷,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管理与监控工作的效率。
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下,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培养与社会零距离接轨的创新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在我校实践教学方面现已基本做到如下几点:
1、专业实践课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达到40%。
2、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课程教材,并取得一定成效,共同开发实训教材8种。
3、根据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求,2007年、2010年两次教学计划修订强化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现我校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占100%。
4、学校各系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求,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初步建立起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有较高的比例,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训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占“实践性专业”的比例为20%。
5、“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达85%以上。
6、不断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做到设施经费投入有保证,设备维护、材料损耗经费补充有保障,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运行状态良好。
7、按照《淮南联合大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断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强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程,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现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100%。
8、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践教学各环节建立了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质量评价、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健全,过程管理严格,形成了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各项实践环节管理进入良性发展、有序的运行轨道。
9、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运行,保证了学生职业道德、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全面养成,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毕业生平均首次就业率分别为85%,92.36%,89.98%,远远高于安徽省平均首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高,起薪高,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社会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或工作称职率≥80%,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均超过95%,学校2008、2009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0、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推广,值得其它院校借鉴。2009年寿县“现代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到我校取经,学习借鉴,运用成果。
课题研究以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有效的研究工作,由于时间和研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本课题尚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凸显了实践教学的复杂,涉及面广和发展迅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研究不是适用于一切实践教学,存在着局限性,还需要在实际的实践管理中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才能使之科学化、制度化,具有可操作性;
(二)课题组成员有待于提高创新意识和研究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研究,以向更广的范围推广。
(四)存在的问题我们正在制定对策,但有些问题课题组还没有办法解决,提出来是为了得到同仁的帮助。尽管新形势下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问题还较突出,我们仍将不断努力,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继续我们的研究,力求取得新的成效。